穿成虐文女主的长嫂_第83章 小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 小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伟湛添油加醋,“说说倒也没什么,就怕他们怕陵安亩产低,真去弄虚作假。”



“报上来的是个数,可万一以后皇上重搬刑法,赋税同亩产挂钩,他这样,害的可是百姓。”



顾妙:“……”



刘伟湛说的不无道理,可这样说话,像个奸臣。



顾妙问:“陵安种什么?”



刘伟湛道:“西蜀多种稻米,还有糯稻。”



稻米糯米,也不是没吃过,顾妙看了刘伟湛两眼,问道:“你看上什么了?”



刘伟湛:“听说西蜀有大熊猫,我想……”



顾妙转头就走,大熊猫,刘伟湛怎么不要大白鹅。



鹅多好,追着人啄。



刘伟湛心道,他要个大熊猫怎么了,大熊猫多好看,以后说出去也威风啊,不然一说他,养猪的。



刘伟湛小声嘟囔,“怎么就不行了,下回去陵安非带回来几只。”



顾妙有些头疼,她把刘伟湛的事从脑子里驱散,开始琢磨南方亩产。



燕京以北是徐燕舟打下来的,而南方世家多,富商也多,全是钉子。



顾妙想任先可着西北来,亩产高了,百姓富足了,让他们做什么也就愿意了。



顾妙去见了赵掌柜。



赵掌柜靠着豆腐和卤肉,把生意做到了十五城,酒楼都开了好几家。



他见到顾妙行了个规规矩矩的大礼,“草民见过皇后娘娘。”



谁能想到当初一身布衣,头上连个钗饰都没有的卖盐女会坐上了皇后之位。



赵掌柜庆幸自己没有因为顾妙穿的不好就把人赶出去,也没有因为盐的事派人偷偷跟着。



顾妙把赵掌柜扶起来,“掌柜请起,还是唤夫人吧。”



赵掌柜点点头,“不知夫人这次过来所为何事?”



顾妙道:“希望赵掌柜生意做远一些。”



远自然指的是南方。



顾妙不需要赵掌柜赚多少钱,因为能想到的生意南方都有。



茶叶,烟糖,甚至是盐,他们做了几代,早就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可赵掌柜理解的不是这个意思,在他听来,这是顾妙信任他,不然怎么不找别人。



顾妙这是要他把生意做大做远,让他做皇商。



还有谁有他这样的气运,背靠皇后娘娘。



赵掌柜知道去南方闯荡并不容易,但是有顾妙,他有信心。



赵掌柜嘴巴张张合合,最后说道:“草民定然不负夫人所托。”



顾妙道:“有事可以给刘大人写信。”



赵掌柜:“草民明白。”



顾妙说清楚事,又问了问云城生意如何,赵掌柜人逢喜事,顾妙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他已经想好了,明日就去南面。



卖什么,就卖盐好了。



顾妙又回了趟玉溪山,半山腰上的屋子又住进去了人,是山上烧炭的人。



数月时间,山上已经被踏出了一条路来。



顾妙顺着这条路去了盐湖。



从山顶往下看,能看见不少人在盐田边忙碌。



大片大片洁白的盐田在太阳下闪着微光,采盐的,煮盐的,运盐的,井然有序。



顾妙看了一会儿就悄悄离开,她在云城待了五日,安排好留种的事,然后坐马车回燕京。



途经襄阳城,马车停下,顾妙在城内住了一日,次日一早就去了送君亭。



大早晨,锦湖顾妙波光粼粼,赤色的阳光撒在湖面上,好似一层金纱。



不时有鱼跳出来,露出雪白的肚皮,被太阳照的一亮。



锦湖极为开阔,一眼望不到边际,近岸的湖面上还铺着荷叶,这个时候,荷叶倒还翠绿,只不过莲蓬都枯黄了。



锦湖鱼不少,撒了鱼苗,绝对比三四月的时候鱼多,还肥。



“这里面还有虾,还有蟹,现在正是蟹肥膏满的时候,可惜皇上来不了,不然能吃最新鲜的。”刘伟湛望着顾妙,心中颇为感慨,做皇上有什么好。



顾妙面无表情,“生吃最新鲜。”



刘伟湛:“夫人你放心,捞出来的第一篓鱼就送到燕京,路上还用水养着,保准到宫里还活蹦乱跳的。”



雇的工人早就到了,顾妙道:“捞鱼吧。”



五六斤一条的草鱼鲤鱼,半臂长的鲤鱼鲢鱼,还有四五两一只的螃蟹,河虾呈青灰色,有手指长。



一艘艘渔船开始撒网打鱼,捞出来的鱼就放进桶里,湖里的鱼不少,一半连夜送到西北军营,剩下的都送往燕京城。



顾妙没有跟着鱼一块儿回去,刘伟湛说的对,鱼新鲜才好吃。



江一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来到襄阳,跟过节似的。



江一拍拍刘伟湛的肩膀,“好兄弟,好久不见了,升官发财可别忘了兄弟我。”



江二也过来拍拍他,朱雀卫二十个人,一人拍了刘伟湛一下。



刘伟湛看看肩膀:“他娘的都拍一边……都给我拍肿了!”



“滚滚滚,升官发财我一个人的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刘伟湛瞥了这些人一眼,“你们怎么都回来?”



江二一本正经道:“来保护皇后娘娘的安全。”



刘伟湛呵了一声,说的可真够冠冕堂皇的,“怎么早没见你们?”



江十三是一路跟过来的,他是护卫,顾妙在哪儿他在哪儿。



江三从南方赶回来的,十三给他写的信,“早在来的路上。”



刘伟湛深深吸了一口气,“不是,你们手上提的是什么东西?”



鸡,鸭,猪腿,还有捆得结实的鹅,但凡来的就没有空手来的。



还挺懂礼貌。



江一道:“肉,带过来添个菜。”



总不能光吃鱼,虽然光吃鱼也行。



刘伟湛心里堵着一口气,“猪腿哪儿来的,还有鸡,都哪儿来的。”



江一抱着只鹅,鹅的嘴对着刘伟湛,“从你那儿拿来的,都是从你那儿拿的。”



刘伟湛:“……”



顾妙是想下厨做顿好饭,在宫里,她下厨的次数少,御厨做的也好吃,但没自己做的吃的爽快。



只是,徐燕舟不在。



厨房里不少食材,鸡鸭鱼肉都有,鱼仍旧捣成鱼蓉,先做个鱼丸汤。



再做一个红烧鲤鱼,辣口的水煮鱼。



五六斤一条的鱼,片出来的鱼片就一大盆,剩下的猪腿,烧个肘子,鸡就做成荷叶鸡。



鸭子烤着吃,鹅顾妙真没做过,就用肉汤炖了一大锅。



螃蟹和虾清蒸了一锅,然后又做了一锅香辣虾香辣蟹。



要么怎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么多吃的,光看着就觉得满足。



五花肉自然是炖着吃,里面还放了土豆莲藕,空气里都是饭菜的香味,馋人的很。



有多久没有这么好好的吃一顿了,别说骑马回来,就是爬也爬回来。



肉香饭也香,一个个张着脖子往屋里看,刘伟湛咽咽口水,“太香了,太香了,大鱼大肉啊。”



江一吞了吞口水,他肚子咕噜直叫,“我先把蒸螃蟹拿出来。”



江三叹了口气,“真吃啊?”



“不吃看着?这么多菜,夫人一人也吃不完。”江二舔舔嘴唇,一会儿就开饭了,怎么能说这种丧尽天良的话。



江三:“可是皇上吃不到。”



是啊,皇上都吃不到。



刘伟湛心大的很:“没事,皇上不知道。”



就是鱼送到盛京也得两三天,知道也是两三天后了,怕什么。



饭菜摆上桌,一人先夹了一块烧肘子,肉当然要吃大口的,然后再来一块炖鹅。



炖鱼和水煮鱼就着白米饭吃,鱼丸汤解渴,荷叶鸡干吃,烤鸭蘸酱和面皮一起裹着吃,最后再用虾和螃蟹填缝。



这是刘伟湛琢磨出来的多吃饭的办法。



顾妙吃完饭,就回到屋子里,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袱,里面有二十一封信,有两封是徐幼薇写的,剩下的皆出自徐燕舟之手。



这一路上,顾妙也有回信,她写的不好,还要一边练字一边写,她一共写了六封信。



徐燕舟写三页纸,顾妙一页纸都写不满,有两封还是安好勿念。



所以当初为什么答应徐燕舟写信,不答应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顾妙备好笔墨,也不知道要写什么。



徐燕舟信里什么都说。



从几时晨起,几时晨练,早饭喝了几碗粥吃了几个小笼包到晚上几点睡,想她几次,有没有想着她做那种事,都写。



顾妙想,她这样写能写十页纸。



她练字下功夫,已经很好看了,今天给徐燕舟多写一点。



晨起去抓鱼,鱼一半送到军营,一半送到盛京,剩下的几条中午全吃了。



顾妙给徐燕舟抄了一页纸的菜谱,又写了谁来吃饭。



也写了三页纸。



信使快马加鞭,一日一夜就把信送到了皇宫。



徐燕舟等信等了许久,每天都盼着信来,但是三五天才收到一封信。



有两封就几个字——安好勿念。



徐燕舟摸着这封信厚了不少,让信使去隔间等,他迫不及待地把信封拆开。



这回信的确是多了,足足有三页纸。



第83章 小别[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