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_第35章:青浦班招生进行时(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青浦班招生进行时(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伯涵最初以为张安平将学生们安排在仙乐斯,是想看看学生们能不能经得住纸醉金迷的诱惑。



但今天的事却让他否定了昨天的猜想。



带着一帮学生改变棚户区?



这是为何?



李伯涵想了一宿也没想明白,所以第二天早早的就来到了棚户区,看到自家老师到来后,赶紧迎上去,一阵寒暄后就发出了疑问:



“老师,您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深意?”



张安平笑道:“我闲的慌啊!”



李伯涵懵逼。



“等你想明白了再来找我。”



张安平刻意卖了个关子。



李伯涵知道这是老师对自己的考试,虽然心里跟猫挠一样,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应是,打算好好研究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要是许忠义,肯定仗着自己开山大徒弟的身份搞怪,非得让张安平“老实交代”不可,但李伯涵可做不出许忠义这样的行为。



昨晚张安平并没有点将,但早上时候,居然来了四五十个学生,让人意外的是明台也在其中。



看到张安平后,明台傲娇的扬起了脑袋,像是在说:



你丫不是说我光说不做吗?



现在我做了!



张安平笑了笑,没有在意小年轻的傲娇,指挥这帮热忱的学生忙碌起来。



搭建棚子的材料是张安平撂出了十块钱后,棚户区的孩子们四下找来的。



这些钱明明能买十倍的材料,但他却用了这种最壕的方法。



明台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可一些出身贫困的学生却很不解,有人壮着胆子询问张安平为什么要这般的浪费,张安平笑道:



“咱们总得表现出一副人傻钱多的样子,要不然这里的人会相信咱们吗?”



“可我们是帮他们来的啊!”



说出这话的学生,清澈的眼神中攒满了愚蠢。



“可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张安平的话让这学生哑口无言。



明台就是个ETC,这时候抬杠说:



“难道就不能是乐善好施以德服人吗?”



面对这个刺头,张安平淡定的回了句:



“我比较喜欢以力服人!”



说罢还故意直了直腰,露出了枪套的轮廓。



明台:



我尼玛,有种继续辩论啊!



摆平刺头,张安平加入劳作大军,但却被忠心耿耿的学生李伯涵“赶走”。



李伯涵说:“老师,你有伤在身,这种事让我来!伱歇着!”



他刻意向学生们解释:“我老师前不久被党务处关押刑讯了六天,现在身上还都是受刑的伤,他的活我这个学生替他干!”



相比于臭名昭著的党务处,特务处的名声目前还好点,学生们闻言对张安平又多了几分信服,认为张安平一定是不愿意和真正的狗特务同流合污的清流——



话说你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名字呢,居然就敢这般下定论?



张安平倒是不矫情,心道小李你这路是越走越宽了后便充当起了指挥的角色。



等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搭建完硕大的棚户后,他搞怪似的在纸上给该棚户命名:



闸北棚户区强拆委员会。



后世让所有人憎恶的“强拆”两字,在这个时候却让学生们不由鼓掌。



这是何等的决心啊!



中午,学生们陆陆续续都到了。



最关键的是人数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两百多人。



毫无疑问,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这帮金字塔中的学生是很欣喜的。



顾雨菲组和安保组的上百名学生集合完毕后,不少人以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和“大部队”共同进入了棚户区,开始了全面调查。



其他人则在李伯涵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环境大清理工程。



虽然这里一定是要搬迁的,但在搬迁前,先搞一波环境清理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也不是不行……



至于张安平,则和各组代表开会,研究各组成员中能提供的支持。



这些支持,其实都是学生们向家长讨要来的招工名额,毕竟这些学生中不乏家世过人者。



如明台、朱怡贞两家,在上海都是赫赫有名的豪富之家。



也有像田丹家这般,略有家资,称得上是富豪之家的。



但不管是哪种家庭,都不可能全力支持——统计下来,学生们一共争取到了三百多个工作岗位,可以供这里的居民工作。



有人叹息:“有点少啊,这里起码有三千多户人家,这才十分之一啊!”



“这不就解决了十分之一的问题了吗?”张安平乐观道:“我手上有个工地,估计可以解决一百户家庭——嗯,两百户吧,这段时间要搞点基建,可以多招点。”



“现在都解决五百户人家的就业了,这就六分之一了!”



“可是还有最少两千五百多户人家呢!”



“别着急,我们已经完美的解决了第一步——我有个主意,你们可以向各自的学校申请下,多的不说,一所大学帮忙接纳十户人家、安排工作应该不难吧?”



一众学生眼前一亮,纷纷表示没问题。



这里的学生分成了11个组,但学生来源可不止11所大学。



除了四所国立大学外,除了因为南京民报变得臭名昭著的东亚同文书院外,其他22所私立高等学院的学生都有,平均每所大学帮忙解决10户人家的就业,那就是260户了!



“另外,你们今天回去的时候,可以派出代表就近向各工厂打听询问,看他们能不能收工人。”



张安平其实早有定计,不过他不打算全部解决,而是留至少一半让这些学生多些参与感。



学生代表们纷纷应是,表示没问题。



“另外呢,我觉得这些人既然是咱们组织安顿的,那就得负责到底,不能把人家从这里搬出去,结果又扔到火坑里面了。”



“所以我建议咱们可以成立一个组织,一来可以在日后照应到他们,二来,可以将这种行为长期、固定的持续,帮助更多的人,你们觉得呢?”



张安平“图穷匕见”,可惜这帮学生并没有明白张安平的潜在意思,反而对张安平的建议拍掌叫好——在他们看来,这无疑又是一个善举。



经过他们激烈的讨论,最终在张安平的建议下,这个组织命名为:



上海协作就业会。



这名字一听就是人畜无害,而且宗旨就是免费帮助无业者就业安顿。



消息传出去,参与的学生们欣喜若狂。



但“卧底们”却惊掉了下巴。



学生们意识不到里面的条条道道,但作为特工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一个只收大学生的协会,且必然还是一个极受大学生追捧的协会,这……



这特么分明就是上海特别组的耳目啊!



别以为情报工作有多么的高大上,什么在敌人的心脏中盗取文件、什么在敌人的心脏中完成致命一击、什么以反间、反反间计、反再反还反反间计、什么美人计……



第35章:青浦班招生进行时(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