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_第一百四十七章 干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干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陆国富早早回城,连早餐都没吃。



昨晚周益民明确告诉他,让他明早吃了早餐再回去的。



不过,陆国富他确实是有任务,需要赶紧回厂里,然后到其他地方放电影。此外,他觉得自己还要回家一趟,将电饭煲的事跟两儿子谈一谈。



“陆叔回去了?”周益民一愣。



罗大鹏点头:“是呀!拦都拦不住。”



他们吃过早饭,也差不多要回城。



张璐却不舍得回去,一个劲央求自己的娘,想要在周家庄再住一两天,反正也不用上学。



别说张璐,张钰和张燕也一样。不过,她们年龄有点大,不好意思开口,也就三妹年纪小,可以不要脸。



“张叔、张姨,她想留在这,就让她再住一两天咯!到时候我送她回去读书。”周益民跟张建设夫妇说道。



老太太也开口。



本来周益民的话还不足以让张建设让步,但老太太的话,他得考虑。最后,张建设夫妇允许张璐再住一两天,叮嘱她不要给老太太添麻烦等。



张燕和张钰也想开口,被她们的娘一个眼神就吓得将话咽了回去。



于是,吃过早餐后,他们四人骑两辆自行车回去。跟着走的人,还有罗大鹏和李友德、周大忠等。



周益民没急着回城,他回城也没什么事干。



今日的1元购,得到了100斤莲藕,以及100斤干鲍。



莲藕没啥好说的,淀粉含量高,也可以归类粮食,一般就是做藕粉,或者煲汤。莲藕猪脚汤,是周益民前世很喜欢的一道汤。



100斤干鲍,那就值钱了。



干鲍就是晒干的鲍鱼,众所周知,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在我国的国宴中,鲍鱼经常榜上有名。



周益民看了下品质,虽然谈不上什么双头鲍,但也不小,品质至少可以称得上上品。



不一会,全师傅和两名帮工也来告辞。



他们昨晚同样没走,都留下来看电影。看了电影,周益民给他们安排了住所,在其他村民家睡了一晚上。



周益民给全师傅塞了10元,毕竟做了两顿,给10元也合理。



然而,全师傅却退回来5元。



“5元够了,再多收,我不成了杀熟?”全师傅笑道。



再者,以后他还要收来才为徒呢!怎么好意思多收?哪怕是不收,也说得过去。



周益民也不拉拉扯扯,收回5元,让全师傅他们稍等。



他回屋装了1斤的干鲍,3斤的葡萄干,6斤花生。



“全师傅,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全师傅打开一看,赶紧将袋口收紧,推回给周益民:“这太珍贵了。”



作为厨子,他们很清楚干鲍的珍贵。老实说,他做厨那么长时间,接触到干鲍的机会寥寥无几,尤其是物资短缺的这些年。



葡萄干和花生,收了也就收了。



但那是干鲍呀!



目测还有1斤左右。这种食材,以后拿出去交换,能交换到不少东西。甚至以后给领导做菜,拿出来,绝对能讨得领导的欢心,用处大着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干鲍[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