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_第一百八十五章 隔壁村送业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隔壁村送业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如此,王村长也就不兜弯子,说道:“我们上水村不是也种了点计划外的作物嘛!也想卖给钢铁厂。”



钢铁厂的采购,比供销社强不少,他们当然也想卖给钢铁厂。



反正是计划外的东西,没有硬性规定怎么处理,村里可以自由决定。那么,肯定是希望能卖高价点,或者说换多些东西。



周益民一听,这不是给他送业务嘛?



确实是好事呀!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可以,我这边统一采购,保证比供销社的收购价高。”



这看似跟供销社抢生意,但供销社不会有意见,甚至乐得清闲。供销社的员工才不管这些,反正工资照常拿,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供销社顾名思义,一方面是供,给农民供应盐、糖、布等生活物资,给城里供应原材料,农产品等等。



另一方面是销,把烟酒副食售给农村,把淡奶、水果售给城市居民,保证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是城乡流通还有商贸交易的一个重要桥梁。



“那得咧!谢谢啦!”王村长大喜。



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们就是冲着卖给钢铁厂价格高来的。



供销社的价低不说,收购态度也非常有问题,求着他们买一样,里面的员工,一个比一个拽。



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他们永远都是一副“爱买不买,爱卖不卖”的表情。



你们不买不卖,人家可能更加开心,不用忙。



“对了,你们村能进大车吗?不能进的话,你们只能将农产品抬到村口来装车。”周益民问道。



之前进去过一次上水村,进村的道路并不大,走货车是有点勉强的,就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善。



“可以进,我们村的道路也扩大了的,跟周家庄的一样宽。”王村长连忙说道。



货车进村去装车,那肯定最好不过呀!



他们村虽然没有周益民这样的能人,但他们有样学样,周家庄怎么做,他们也学。就像河床种作物和修路这两项。



当然,有些他们村学不来。



比如村里的学校,他们的学校还处于关停的状态,想要读书,就得去红星公社那边的学校。



再比如盖塑料薄膜,搞温室大棚。他们村没有这能力呀!



而有些措施,他们则是还不知道,比如养鸡、种蘑菇等。



“嗯!那就好,到时直接开车进村采购。”



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



除了钢铁厂,周益民甚至可以让方便面厂、街道和科研所也参与进来,不怕吃不下。



实际上,别说周家庄和上水村,再来几个村子,以钢铁厂上万工人的规模,也完全可以消化。



周益民好奇:“都有些啥?”



“一些瓜菜,最多的就是豆角,最快下个月就能收获了。”王村长说道。



其实,还有玉米之类,但那些粮食,他们村不打算卖掉,留在手里更安心。



作为农村人,对粮食产量很敏感,他们预测,下半年,甚至明年都还还会不够吃,自然也就不会把粮食卖掉。



周益民微微点头,豆角的生长期比较短,一个半月左右就可以陆续采摘,所以他们周家庄也种了不少。



第一百八十五章 隔壁村送业务[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