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101章 府中财务,四柱清册【求订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府中财务,四柱清册【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采薇道:“府上花销倒不算大,也就人情礼节往来多花了些钱。如今金银纹丝未动,宝钞还剩十六万五千多贯。”



刘宽听了点头,心中盘算起来。



府中还有这么多钱,他只是要创建一份刊物,肯定是够用的。



在明初创建刊物,前期肯定赚不到钱,反而要不断投钱进去。



至于需要投多少,却得等他了解相关情况之后才能估算。



这边苏采薇给朱蕙兰查看着账目,刘来福终于拿着账簿来了。



有了方才苏采薇报账的事,刘宽便不再让刘来福报,直接拿来账簿翻看。



这一看他就皱起了眉头。



因为上面都是诸如某产业什么时间收获某某多少,上交多少这一类的记录,完全就是流水账。再加上是竖着写的,刘宽辨认起来就更困难了。



说起来,当初他之所以让刘来福管这些事,是因为刘来福识字会算,曾管过这类事。他并未想到,刘来福在记账方面毫不专业。



再看了眼朱蕙兰旁边的苏采薇,刘宽顿时生出一种担心。



‘苏采薇该不会也记的流水账吧?’



他连忙凑过去看了看。



只见苏采薇的小本子上都是隽秀小楷,且整整齐齐的分成了四列,最右边依次写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几个繁体小字。



见此,刘宽略微讶异道,“苏女史会记账?这是什么记账法?”



苏采薇莞尔一笑道,“妾身既被派来为公主管家,自是会记账的。至于妾身用的,却是唐宋时流传下来的四柱清册法。”



原来是四柱清册。



刘宽恍然。



这记账法他倒是听说过,好像到了明末清初时便衍变成了龙门账、四脚账,再往后发展就是他所熟知的复式记账法了。



但听说归听说,真正见着却是头一回。



虽然四柱清册法相较于流水账已经先进了很多,但刘宽看得仍不习惯。



他放下账本后,道:“这样,我若哪日空闲,便在晚饭后抽出小半个时辰,教授阿拉伯数字、数算和复式记账法。”



“苏女史挑两个机灵点的婢女,再加上夏荷、桃夭她们几个侍女,一起听课学习。”



“老刘,你回头叫上刘平安、李承恩,还有阿荣、阿虎,也一起来听课。对了,都备上铅笔、空白书册还有散白纸。”



阿拉伯数字?



复式记账法?



几人听了刘宽的话都一呆。



随即夏荷等侍女都高兴起来。



刘来福更是激动地拜道:“多谢老爷授业,老奴一定勤勤恳恳,搭理好府外诸事!”



刘来福对刘宽真的很感激。



因为在此时,教人识字学算,便等于是有了师生之宜,是恩德。



更别说刘宽还要教他一种新的记账方法——这可是能够让人安身立命的本事。



事实上,之前刘来福看过苏采薇的账簿后,就想过向其请教。



只是念着男女、内外有别,再加上他是官奴婢,苏采薇是女官,身份差距很大,便一直没敢开口。



如今竟能从刘宽这里学到记账本事,他如何不喜不感激?



至于夏荷等侍女高兴,自然也是类似心理。



苏采薇虽会四柱清册法,却也感到惊喜。



她对刘宽来历是有些猜测的,知道刘宽虽不通四书五经、字也写得难看,却懂得很多奇怪的知识。



刘宽既说要教她那复式记账法,就说明此法定然比四柱清册法高明。



还有那阿拉伯数字,多半也是很有用的知识。



于是,在刘来福之后,苏采薇也领着夏荷、桃夭等人向刘宽一拜:“多谢老爷授业!”



···



次日上午。



刘宽跟苏铨说了声,便提前半个时辰下职,半路上汇合了刘来福,一起往外城南边行去。



造纸、印刷即便在古代也会造成一定环境污染,古人虽没有后世那么清晰的环境保护意识,却也知道让这类工坊尽量远离群居之地。



再加上造纸、印刷都需要用水,所以老朱赏赐给刘宽的造纸作坊、印刷作坊都在外城南部,长干河边儿上。



一行人出了内城聚宝门,过了长干桥,往西走了约莫一里地。



刘来福便指向前面的一处大院,笑着道:“老爷,那就是皇上赐给您的印刷作坊。”



第一更。



感谢【青guna二号机】的500起点币打赏!



第101章 府中财务,四柱清册【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