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131章 役吏之变,鲁王任事【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役吏之变,鲁王任事【求追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宁县衙告示栏(实际是一面墙壁)下。



一名书办奉命给百姓宣读、解释文告内容。



他读完解释了几句,便有个胆大的汉子询问:“县衙可是要招募白役?”



明初地方州县为精简衙门人员,只有三班衙役和少数负责做饭、打扫等杂活的杂役,尚无招募白役的规矩。



但江宁、上元作为京县,事务繁杂,仅靠三班衙役人手根本不够用,故而几年前便开始“征召”白役做帮工。



三班衙役属于地方衙门常年都需要的正役,不仅可按月领工食钱(钱粮补贴),且在衙门的人事编制之列。



白役就不同了,既没工食钱,也没编制。



再加上此时律法严苛,京师又是天子脚下,衙役没人敢趁机捞油水,所以此时白役就是一种纯粹的劳役。



既是劳役,之前江宁、上元县衙的白役自是强征的。事办完就让人回去,至多在办事期间管几顿未必吃得饱的饭。



招募指的是让百姓主动应征。



可如此情况,谁会主动应募?



所以汉子询问时特意加重了“招募”二字语气,表示不解。



书办道:“并非招募白役,而是巡捕,类似于三班衙役中的快手、捕快。”



这汉子听了惊讶,问:“有工食钱的那种?”



“没错。”



“那咱可以应募不?”



书办被问得略有点烦躁,可这是警房巡长老爷交代的任务,他不得不办好。



便耐心解释道:“此番招募巡捕的是六扇门,而非县衙,因此招的不是寻常人,主要是能人异士——最低也得有个好身手。”



汉子道,“这六扇门是什么衙门?那里的巡捕工食钱多少?若是多的话,咱便应募——不是自夸,咱天生神力,寻常五六个人都奈何不得!”



书办见这汉子长得高大粗壮,再考虑到上面要求江宁县衙最少输送一百人,他便道:“六扇门是直属于警部的衙门,工食钱自然不少···诶,我这都让你带偏了。”



“这巡捕说是类似捕快,其实大有不同,不再是正役,而是经制吏——也就是朝廷在编的吏员,类似县衙各房书吏。”



“既是经制吏,便有俸钱,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绝对比以前的捕快工食钱要高。”



“你或许不知,捕快的活儿既危险又累,以前工食钱是三班衙役中最高的,几乎是皂班的两倍。”



“两倍?”汉子听到这里不再犹豫,大声道:“咱要应募!”



书办见没白说那么多话,露出笑容指向东边,道:“应募去那边,自有人给你报名。”



“但我得提前告诉你,报名时你得展现能力,也即是你的身手。”



“即便你在县衙报上名了,将来去了六扇门那边,还得在经过几次考核,不被刷下来,才能成为正式的六扇门巡捕。”



这汉子咧嘴笑道:“这么挑人,肯定是个好差事。”



说完,汉子便往衙门另一边去报名了——那里由警方巡长亲自坐镇,负责面试。



接下来,其他围观者又七嘴八舌地问了些简单问题,书办都一一回答了。



然后一位路过却听了良久的读书人道:“方才听你说,如今捕快不仅改名成了巡捕,还是经制吏,那他们可能参加科举?”



捕快等衙役又称胥吏(与在编的经制吏有别),在古代之所以被认作贱业,是因为他们作为官府黑手套,专干些替官府得罪百姓的事,比如说收税、征发役夫等。



结果就是,不仅百姓痛恨胥吏,正经官吏也看不起。



故而宋代便有胥吏不能参加科举的规矩。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开科举时,更是明言“胥吏心术已坏,不得应试”。



至于胥吏三代不得参加科举,却是明中晚期才有的规矩,清朝时则变成明文规定。



故而,方才这读书人只问巡捕本人能不能参加科举。



书办听了微笑,“吏员可科举,巡捕既是经制吏,自然能参加科举。”



这读书人听了眉头一皱,哼了声“有辱斯文”,便一甩衣袖走了。



然而他走后,围观者却有好几人听闻巡捕不禁科举,颇为意动,询问几句后,也跑去东边报名应募···



紫禁城外,五军都督府的南边。



一座空置的大院落不知何时被清理出来,在初八那日便挂上了“六扇门”的牌子。



初十这天下午。



朱檀完成了大本堂几位先生留下的部分课业,便换上他衮龙袍、翼善冠,带着护卫来到这处院落。



朱檀人小鬼大,到了大门外亮出腰牌,却不让守门的将士进去通报。



就这样,他直入得前院,便瞧见一高大魁梧的将领正在训练二三十名看着就很精锐的士卒。



注意到朱檀的出现,这将领立即迎上来行礼,“六扇门指挥使顾成参见鲁王殿下!”



“顾指挥使多礼了。”



朱檀还礼,脑海中浮现从大哥朱标那里得来的此人资料,一双眸子不禁发亮。



顾成是扬州人,祖父虽以操舟为业,可到了其父辈已然发家,并非寻常百姓。



因此,顾成不仅生得高大魁梧,膂力过人,且识字知书,通晓大义,水战马战皆善。常年往来江淮,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



当年朱元璋渡江时,他来投奔,因勇武过人被选为朱元璋帐前亲兵。



此后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不少战功。



去年顾成随傅友德征云南,担任前锋,先是一战下普定,后率兵留守。



期间数万贵州蛮族攻打普定城,顾成出城迎战,一人便斩杀近百人,吓退蛮军。



此战顾成其实受伤不轻,为了避免蛮族再次来攻,他故意放走一个俘虏,并言明当晚将进攻蛮族城寨。



到了晚上,顾成命亲兵在蛮族城寨外擂鼓鼓鸣炮,大作声势,果然惊得蛮族首领弃城而逃。



过年期间,顾成回京养伤,朱元璋念其功劳,便提前封赏,赐斗牛服(牛头龙身)、金腰带,进封世袭指挥使。



第131章 役吏之变,鲁王任事【求追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