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191章 徐妙云带娃进京,铁路柏油路水泥路【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徐妙云带娃进京,铁路柏油路水泥路【求追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队伍从下浦口集上经过时,朱高炽掀开了车窗帘,闻着一家家食肆、酒楼乃至路边摊飘来的诱人香气,尤其是某些糕点的香甜气味,又忍不住吸吮手指了。



“啪。”



徐妙云将朱高炽的手打了下来,一脸严厉地道:“嘟嘟,再让娘亲见到你吸手指,就罚你一顿不准吃饭!”



听到这么严厉的惩罚,朱高炽顿时嘴一瘪,想哭。



“不准哭!”徐妙云又喝道。



朱高炽闻言只能瘪嘴憋着。



朱高煦在一旁看得直乐呵,笑得东倒西歪。



徐妙云见状,直接给了他后背一巴掌,喝道:“你大哥受罚,你笑什么?给我坐好!”



朱高煦勉强坐好了,却还是咧嘴在乐。



徐妙云见二儿子这么小便只知幸灾乐祸,而不知兄友弟恭,徐妙云直觉得脑壳疼。



再想到朱棣曾说过的一些话,她便不只是脑壳疼,而是满心忧虑了。



自从听朱棣转述了三个儿子在后世历史上的一些事,徐妙云便对儿子们的教育更加上心。



小儿子还小,且不说,大儿子她怎么教,就是好吃,尤喜甜食,胖乎乎的瘦不下来。



二儿子前两年没觉得有什么,可到了今年,顽劣的一面就逐渐展露,开始跟老大争抢东西,甚至打架。



眼见三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徐妙云对他们的教育却越发没信心。



所以,当朱棣提议让到了开蒙年纪的朱高炽入读大本堂,她立马就同意了。



之后朱棣请示朱元璋,朱元璋便让她带着几个孩子来京师燕王府居住。



这才有了燕王一大家子赶在八月十五前南下京师之事。



原本一行人是可以直接坐船到京师的。



可朱棣听说丹徒到徐州的铁路开通了,非得绕道跨江大桥北边去看看,顺便再走一回大桥。



徐妙云对跨江大桥、铁路、火车同样慕名已久,便带着孩子们跟着朱棣一起,在下浦口转走陆路。



队伍离开下浦口后往西南而去,徐妙云竟感觉车子走得异常平稳,甚至比北平城里的砖石路都要平稳。



‘下浦口到那跨江大桥之间的该不会都是砖石路吧?’



心里这么想,徐妙云便让同车的侍女打开车门看看(古代马车车门是开在大多都是开在后面的)。



然后她便瞧见了一条灰白色的怪路!



这怪路宽可容三架马车并行,除了隔几丈便有一道横直的细缝外,几乎浑如一体。



路面上还雕刻了一道道横直的浅纹,似是为了雨天防滑?



徐妙云看着这路呆了好几息,才不禁道:“这是什么路?如何修造出来的?”



两个儿子都一脸懵懂。



同车的侍女则纷纷摇头。



没多久,队伍就停了下来,朱棣骑马来到车门边,笑道:“到地方了,带着孩子们一起下来看看吧。”



徐妙云等人下了马车,便瞧见足有三条灰白色怪路,在一条更宽的黑色怪路尽头交汇于一处。



黑色怪路往南去,便连接着一座大桥,并在连接上大桥之前,又有一条铁路从下面冒出来,延伸往北偏西的方向——铁路徐妙云在北平见过,是认识的。



此外,徐妙云还发现,在几条怪路交汇点的附近,有不少食肆、酒肆乃至别的商铺,小摊贩则更多,已然有集市的雏形了。



徐妙云觉得,若是这么发展下去,几十上百年后,此处多半会跟下浦口连为一片,成为一处建筑规模不下于某些城池的大集镇。



周围的游客、行人不少,但朱棣一家有王府护卫开路、保护,自是无人敢靠近,倒是让他们很容易占据了一处便于观望的好地方。



徐妙云跟朱棣站到一起,指着不远处的怪路交汇点,问:“这黑色的应该就是大王曾说过的柏油路吧?那灰白色的又是什么路?”



朱棣虽一两年没回京师,却一直有关注京师这边的各种消息,闻言笑道:“灰白色的应该是水泥路。”



“水泥路?”



“就是一种叫做水泥的材料修建的路。”



“水泥应该也是三驸马的发明吧?”



“必然如此。”



“这位倒是不愧民间谪仙人的美名。”



徐妙云如此感慨了一句,便与朱棣一起耐心等待起来。



朱高炽站了一会儿,是真的饿了,还有些累,便问:“娘亲,我们在等什么呀?”



徐妙云微笑道:“等火车。”



“火车是何物?跟马车一样吗?”朱高炽好奇起来。



“等火车过来你就知道了。”



徐妙云话音才落,远处就传来了“呜——”的悠长怪声。



众人循声望去,便瞧见一条长长的钢铁怪物,喷吐着浓烟,从北边沿着铁路疾驰而来!



朱棣抱起了朱高炽,徐妙云则抱起了朱高煦。



两个孩子看到火车疾驰而过的一幕,都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撼。



第二更



晚安~



第191章 徐妙云带娃进京,铁路柏油路水泥路【求追订】[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