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245章 改稻为桑一起发财!北朝意外【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改稻为桑一起发财!北朝意外【求追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娄奎道,“若无咱们掺和,最多十年足利义满便可统一日国南北。足利幕府要统一南北已非耗时多久的问题,而是未必能办到。”



朱棣听了一笑,道:“看来你对日国的光明卫同僚很有信心。”



“末将不只是对同僚有信心,也是对陛下、对咱大明有信心——陛下既不想足利义满统一日国南北,他纵是一时人杰,又如何能得愿?”



朱棣道,“娄千户很会讲话。”



“末将只是说实话而已。”



随着跟娄奎接触加深,朱棣不得不感叹,如今大明军中人才当真是多,可惜在职将官不是他能随便招揽的,锦衣卫、光明卫中人更不可动。



他便没跟娄奎聊什么私话,直接拿出了一份文件,让侍卫递过去。



“你们应该已经接到过一道辅佐本王在日国办事的旨意吧?”



娄奎道:“陛下旨意中只说辅佐殿下,并未交代办什么事。”



“你看过这份文件便知道了。”



娄奎打开文件,看了一页便双目精光直冒。



待看完所有内容,他不禁赞叹道:“改稻为桑,实乃奇谋妙计啊,不知是朝中哪位大才想出来的。”



“此计与那买卖人口之事相结合,便犹如软刀子割肉。既可不断削弱日国实力,又不必我大明担负多少骂名,当真是妙!”



朱棣心道:明明是毒计,到这娄奎口中就成了奇谋妙计——这厮果然会说话。



随即他示意侍卫收回文件,道:“此事你们知道即可,不可外泄。”



“末将明白。”



朱棣又问:“那你觉得此计在日国南朝、北朝实施起来难度如何?”



娄奎道:“南朝君臣如今视我大明为靠山,对待前往就九州、四国经商的大明商人也甚是礼遇。”



“去年提虾夷、苦兀、冰火三岛卫所军买婆娘的商人才向日国南朝大名提出想法,对方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弄来诸多日国年轻女子发卖了。”



“由此足见日国南朝不仅想讨好我大明商贾,且无爱惜子民之意,视百姓如牛羊。”



“南朝君臣如此德行,怎会阻碍改稻为桑之策?只怕他们了解此策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还会哭着喊着让咱们帮忙施行呢。”



朱棣虽料到在日国南朝实施改稻为桑比较容易,却没想到娄奎说说得这么夸张。



哭着喊着让他们帮忙?



日国南朝君臣真的昏庸贪婪至此吗?



“那北朝呢?”朱棣又问。



娄奎笑容一敛,甚至皱起了眉头,“北朝情况只怕相反——那足利义满肯定能识破改稻为桑对日国造成的弊端,再加上其本就提防咱大明,只怕会横加阻挠。”



朱棣道,“你不是说以土岐氏、山名氏为主的几个大名尚未归心足利氏吗?这改稻为桑之策在北朝可否从土岐氏等大名着手?”



娄奎道:“末将也是这么想的。”



“那你们便将日国南朝、北朝适合与咱们大明商贾合作施行‘改稻为桑’之策的大名情报整理一番,交给本王吧。”



“末将遵命。”



···



···



半个月后。



九州,肥后国。



如今的肥后国守护大名今川氏家老熊本仁吉正盛情款待大明海商沈绩。



酒足饭饱,又欣赏了日国歌舞伎的特色舞蹈后,沈绩做出了有要事商谈的表示,熊本仁吉当即让歌舞伎及服侍之人都退了下去。



“熊本家老,我们是老交情了,沈某便直话直说——我此番过来,是想与今川氏做生丝买卖。”



“生丝买卖?是买还是卖?”熊本仁吉问。



“买。”沈绩道,“我想预先订购明后年今川氏辖区内的所有生丝!”



听到这回答,熊本仁吉不禁惊讶。



日国虽然在几百年前便开始养蚕,生产生丝,但产量一直不大,只供给本国织造丝绸之用——倒不是不能多产,而是日国权贵皆喜中国丝绸,日国的丝绸便是生产多了,也卖不出去。



如此,生丝的产量自然也不多。



“沈员外为何要到我日国买生丝?莫非明年生丝产量不够所需?”



沈绩看了眼门外,随即压低声音道:“我也是看咱们交情好,才告知于你,你可莫要传了出去。”



熊本仁吉连忙拍胸脯保证,“在下绝不外传。”



沈绩道,“大明不止明年、后年生丝会有很大缺口,以后这个缺口还会越来越大。”



“这是为何?”



第245章 改稻为桑一起发财!北朝意外【求追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