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116章 设情报局,秦晋入京!【求订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设情报局,秦晋入京!【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bqgee.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老朱又让写奏本,刘宽莫名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好在这份奏本不难写,参考后世大数据、档案管理、资料检索等相关内容,再结合大明实际情况,写个一千多字估计就够了。



不过,不能老是他劳心费力,老朱也得在改变大明的道路上多发挥些作用才行。



他于是便提起另一件事。



“陛下,若说发展科学、科技,微臣还有一事禀奏。”



朱元璋就爱听这个,笑问:“何事?”



刘宽道:“欲发展科学、科技,便要兴教育;而要兴教育,则需书籍更加便宜;若要书籍便宜,则需改进印刷术。”



“据微臣所知,如今大明仍以雕版印刷为主流,木活字印刷为辅。”



“雕版印刷,一书一版,费时、费料、费工,故而书籍价钱难以降低。”



“木活字印刷虽成本低,可印品品质却难以提高,很是低劣,只能用来印刷一些不重要的书籍,难印精品。”



“微臣听闻,木活字之外还有胶泥活字、淘活字,可惜还不如木活字好用,其实不过是没找对方向。”



“历史上,一两百年后便会诞生铜活字、铅活字,其中铅活字最终替代雕版印刷,成为书籍出版的主流。”



“因此,微臣请陛下让工部设立项目组,研究以铅活字为主的印刷术。此事若成,亦为百年之功!”



朱元璋听得点头。



他虽不懂印刷术,却觉得刘宽说的这事应不需多少人力和钱粮,便道:“那你就再写一份相关奏本呈上来——科技司设本是为推进我大明科学技术而设,此事便由科技司去办。”



“微臣领旨。”



研究活字印刷术的奏本几百字就能搞定,刘宽不仅没郁闷,反倒觉得高兴。



他要推广《自然科学》期刊,本就要用到活字印刷术。



如今由科技司立项,将来出了成果,他第一时间便能享受到,何乐而不为?



待刘宽退出奉先殿,朱元璋便命人传唤毛骧。



毛骧还以为又是催问李善长的事,不得不硬着头皮过来。



礼毕,却听朱元璋道:“你去招募一批特殊人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记忆能力强,其二是通晓数算之人。”



“咱要在锦衣卫、光明卫内各设一情报局,专司分析、管理情报之事。此事很重要,你要用心去做。”



毛骧面露苦色,有心说一句“陛下,能不能别再给咱锦衣卫加担子了?”,却又不敢,只能闷闷地应声“是”。



朱元璋却好似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你别怕苦累——咱再批给锦衣卫十万贯作为经费,办好差事,便不缺功劳赏赐。”



毛骧听了精神一振,忙道:“末将不怕苦累,只怕耽误了陛下交代的任务。”



“那就多招人,多吸收人才。”



“末将明白了。”



看着毛骧退出大殿,朱元璋嘴角仍挂着笑容。



他已经决定,等刘宽呈上了那大案牍术的奏本,就让人抄录一份给锦衣卫、光明卫。



有大案牍术及两厂两卫在手,不久的将来,他便可以将大明江山掌控得更加牢固。



后继之君只要善用这些,便不虞有奸臣逆党,亦不怕外敌窥伺。



大明国祚必将更加长久!



···



···



十二月初九。



上午。



扬子江上寒风凛冽,天空也阴沉沉地,似乎要下雪。



幸运的是,天气虽冷,江面却未结冰,故京师城外的江面上依旧是一副舟船往来不绝、帆结如云的景象。



在这些舟船中,有两艘官船格外显眼。



因为其中一艘上面打着秦王的旗牌,另一艘上则打着晋王的旗牌。



却是秦、晋两位亲王在今日同时抵达了京师。



这两艘官船颇有默契地停在了离跨江大桥不远的地方,在船工的操纵下,相隔不过一丈。



身着亲王衮龙袍、头戴翼善冠秦王朱樉率先出现在甲板上。



只见他二十几岁的模样,上唇,以及下唇最中间,皆留着短须。身材在此时倒也称得上高大,只是略胖,脸也显圆。



他出了船舱后,便冲对面的官船喊道:“三弟怎么还藏着?莫非是舍不得船舱里的美娇娘?”



他话音刚落,便有另一个类似装束的青年从船舱中走出。



这人比朱樉身材还要高大些,长方大脸,唇边、下巴乃至腮上都留着浓密的短须,浓眉鹰目,看着倒似乎更成熟点。



此人自然便是晋王朱棢了。



他并没有计较朱樉的打趣,向这边一拱手道:“三四年不见,二哥可是有些胖了。”



朱樉笑道,“别说我,瞧瞧你,不也是胖了一圈?”



“二哥眼神怕是不好,咱这叫壮,而不是胖。不信的话,二哥可以来与咱扳扳手腕,感受一番。”



朱樉没接这话。



第116章 设情报局,秦晋入京!【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